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全世界有22%的電力來自天然氣

21.99 % 全球電力占比
490 gCO2eq/kWh 排碳係數

天然氣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主要用於發電和燃燒。利用天然氣產生的能量可以為現今世界提供大項能量需求,包括汽車燃料、家用取暖和廚房烹煮等功能。然而,天然氣也是化石燃料之一,其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對環境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天然氣發電的基本過程是透過天然氣燃煤機組進行燃燒,然後再把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此過程中天然氣作為燃料在熱機組中燃燒,產生的熱能被吸收並用來產生蒸汽,蒸汽再推動渦輪機旋轉,進而運轉連接的發電機,最終產生電能。

然而,天然氣使用作為能源具有幾個缺點。首先,天然氣的碳強度為490gCO2eq/kWh ,這顯示天然氣使用在產生能量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相比較低碳能源如風力(11gCO2eq/kWh),核能(12gCO2eq/kWh),和太陽能(45gCO2eq/kWh),天然氣的碳排放較為嚴重,對全球氣候變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此外,天然氣燃燒過程中會產生需要處理的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這些廢物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它們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都有不良影響。例如,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則是主要的溫室氣體。進一步地,這些廢物的排放也直接導致空氣污染,為公眾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最後,雖然天然氣被認為比燃煤和石油更為乾淨,但其仍具有創造力量。在天然氣的採礦和運輸過程中,如果沒有妥善處理會導致甲烷漏氣,具有高度的瞬間火爆風險。甲烷也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對環境具有長期的負面影響。

因此,儘管天然氣發電具有相對較佩的碳強度及可調校性優點,但其碳排放量及相關環境問題的影響仍需要克服。將天然氣和其他低碳能源如風力、核能和太陽能等結合運用,才是實現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防治的有效方法。

國家/地區 人均瓦特 % TWh
巴林 22985.7 W 99.7% 36.1 TWh
卡達 19636.9 W 99.8% 58.5 TWh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1175.5 W 72.1% 118.9 TWh
新加坡 9492.0 W 92.1% 55.0 TWh
汶萊 9434.4 W 77.5% 4.3 TWh
科威特 9254.4 W 51.1% 44.8 TWh
阿曼 7983.3 W 93.1% 40.3 TWh
沙烏地阿拉伯 7968.0 W 62.7% 265.1 TWh
千里達及托巴哥 6287.7 W 99.5% 9.4 TWh
以色列 5738.8 W 71.4% 53.1 TWh
美國 5429.4 W 42.4% 1864.9 TWh
中華民國(台灣) 5253.1 W 42.4% 122.5 TWh
俄羅斯 3700.4 W 44.4% 538.2 TWh
利比亞 3654.7 W 74.4% 26.7 TWh
南韓 3446.7 W 28.7% 178.4 TWh
馬爾他 3433.6 W 57.7% 1.8 TWh
伊朗 3430.9 W 80.2% 310.9 TWh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3197.7 W 48.3% 23.8 TWh
白俄羅斯 2957.5 W 58.7% 27.0 TWh
愛爾蘭 2913.4 W 42.7% 15.1 TWh
日本 2786.7 W 33.9% 346.6 TWh
加拿大 2506.9 W 15.7% 98.5 TWh
亞塞拜然 2486.9 W 87.7% 25.7 TWh
荷蘭 2433.6 W 36.0% 44.0 TWh
希臘 2100.0 W 37.6% 21.5 TWh
馬來西亞 2060.0 W 36.9% 72.4 TWh
阿爾及利亞 2057.9 W 98.7% 95.0 TWh
義大利 1957.0 W 36.9% 116.4 TWh
伊拉克 1939.5 W 57.0% 87.4 TWh
泰國 1901.9 W 57.6% 136.4 TWh
澳洲 1800.8 W 17.0% 47.6 TWh
阿根廷 1750.3 W 51.1% 79.7 TWh
烏茲別克 1739.0 W 78.3% 62.0 TWh
墨西哥 1693.6 W 60.3% 219.7 TWh
埃及 1674.1 W 81.7% 191.7 TWh
突尼西亞 1622.1 W 84.8% 19.8 TWh
哈薩克 1616.8 W 27.5% 32.9 TWh
約旦 1465.0 W 72.8% 16.5 TWh
摩爾多瓦 1415.0 W 66.4% 4.3 TWh
波多黎各 1347.9 W 23.3% 4.4 TWh
英國 1225.3 W 26.8% 84.2 TWh
亞美尼亞 1195.9 W 39.8% 3.5 TWh
比利時 1193.6 W 16.6% 14.0 TWh
西班牙 1093.5 W 18.7% 52.4 TWh
歐盟 948.3 W 15.6% 427.3 TWh
德國 936.2 W 15.8% 79.2 TWh
拉脫維亞 881.9 W 21.9% 1.7 TWh
克羅埃西亞 852.2 W 17.1% 3.3 TWh
牙買加 841.8 W 53.2% 2.4 TWh
全球 838.7 W 22.0% 6786.9 TWh
紐西蘭 812.0 W 9.4% 4.2 TWh
奧地利 778.7 W 9.1% 7.1 TWh
秘魯 745.4 W 39.5% 25.2 TWh
喬治亞 743.3 W 19.8% 2.8 TWh
匈牙利 738.1 W 14.6% 7.2 TWh
多明尼加共和國 735.1 W 31.4% 8.3 TWh
北馬其頓 727.5 W 19.9% 1.3 TWh
土耳其 725.1 W 18.5% 63.3 TWh
巴拿馬 625.7 W 21.7% 2.8 TWh
剛果(布拉薩) 616.2 W 73.7% 3.8 TWh
智利 615.5 W 13.6% 12.1 TWh
玻利維亞 608.5 W 60.3% 7.5 TWh
赤道幾內亞 579.1 W 68.2% 1.1 TWh
波蘭 529.4 W 11.9% 20.5 TWh
葡萄牙 522.5 W 9.6% 5.5 TWh
斯洛伐克 487.5 W 9.2% 2.7 TWh
羅馬尼亞 467.5 W 16.0% 8.9 TWh
加彭 450.7 W 29.7% 1.1 TWh
迦納 429.1 W 59.7% 14.5 TWh
委內瑞拉 428.6 W 14.6% 12.1 TWh
孟加拉 408.7 W 56.7% 70.1 TWh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354.9 W 4.7% 0.3 TWh
捷克 345.1 W 5.1% 3.7 TWh
敘利亞 342.8 W 38.3% 7.7 TWh
塞爾維亞 320.4 W 5.8% 2.2 TWh
哥倫比亞 318.1 W 19.0% 16.6 TWh
挪威 308.0 W 1.1% 1.7 TWh
法國 287.5 W 3.4% 19.1 TWh
斯洛維尼亞 283.2 W 3.5% 0.6 TWh
保加利亞 273.7 W 5.0% 1.9 TWh
立陶宛 266.3 W 6.1% 0.8 TWh
象牙海岸 245.5 W 68.7% 7.7 TWh
緬甸 237.0 W 50.7% 12.8 TWh
巴西 227.1 W 6.3% 48.0 TWh
印尼 217.8 W 17.4% 61.2 TWh
越南 215.5 W 7.0% 21.6 TWh
中華人民共和國 213.0 W 3.0% 303.0 TWh
巴基斯坦 183.6 W 24.8% 45.5 TWh
古巴 183.3 W 13.2% 2.0 TWh
烏克蘭 175.0 W 6.3% 7.2 TWh
菲律賓 154.5 W 14.1% 17.8 TWh
丹麥 151.3 W 2.3% 0.9 TWh
奈及利亞 135.6 W 77.0% 30.9 TWh
坦尚尼亞 121.9 W 72.9% 8.1 TWh
盧森堡 120.3 W 1.2% 0.1 TWh
摩洛哥 118.0 W 9.6% 4.5 TWh
芬蘭 117.8 W 0.8% 0.7 TWh
巴貝多 106.3 W 2.7% 0.0 TWh
莫三比克 91.0 W 15.6% 3.1 TWh
巴布亞紐幾內亞 87.6 W 19.2% 0.9 TWh
多哥 70.9 W 32.7% 0.7 TWh
喀麥隆 69.1 W 23.4% 2.0 TWh
厄瓜多 56.2 W 3.0% 1.0 TWh
貝南 51.7 W 39.7% 0.7 TWh
安哥拉 45.4 W 9.3% 1.7 TWh
瑞士 42.8 W 0.5% 0.4 TWh
塔吉克 40.4 W 1.8% 0.4 TWh
印度 39.7 W 2.8% 57.1 TWh
蘇利南 31.8 W 0.9% 0.0 TWh
吉爾吉斯 28.3 W 1.0% 0.2 TWh
盧安達 15.8 W 20.4% 0.2 TWh
瑞典 15.2 W 0.1% 0.2 TWh
愛沙尼亞 14.6 W 0.2% 0.0 TWh
葉門 14.0 W 17.9% 0.6 TWh
蓋亞那 12.1 W 0.7% 0.0 TWh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3.1 W 0.1% 0.0 TWh
尼日 1.9 W 2.5% 0.1 TWh
塞內加爾 1.1 W 0.2% 0.0 TWh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