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科特迪瓦的電力消費情況顯示出以化石燃料為主要電力來源的狀況。化石燃料,主要是天然氣,生成約7.65 TWh的電力,而低碳電力如水力發電則約為3.45 TWh。從整體來看,化石燃料的電力來源是低碳電力來源的兩倍以上。相比全球人均電力消費平均值3638瓦,科特迪瓦的人均電力消費顯然較低,這種低電力產量可能限制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抑制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劇貧困與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
為增加低碳電力生成,科特迪瓦可以從若干已成功進行低碳轉型的國家中汲取經驗。比如,中國和印度在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今年分別生產了1003 TWh和91 TWh的風力電力,以及710 TWh和128 TWh的太陽能電力。這表明,進一步投資於風力與太陽能可能是科特迪瓦有效增進低碳電力比例的途徑之一。此外,核能是一個可靠的低碳能源選項,可以穩定提供大量基荷電力。科特迪瓦可以考慮借鑒依賴核能的國家如法國與韓國的經驗,這些國家在2022年分別生成了360 TWh和178 TWh的核能電力。投資於核電站的建設將對科特迪瓦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回顧科特迪瓦的低碳電力歷史變動,尤其是水力發電,非常不穩定。在1980至1990年代,水力發電的變動相對頻繁,波動幅度間或增大如1985年的0.9 TWh增長與1983年、1984年的分別下降0.6 TWh和0.7 TWh顯然不同。在最近幾年,水力發電有所提升,例如2017和2022年分別增加了0.5 TWh和0.7 TWh。然而,這樣的增長並不穩定,諸如2015和2021年的下降(分別為0.5 TWh和0.7 TWh)意味著科特迪瓦在低碳電力生成方面仍有巨大的進步空間,加強核能、太陽能以及風力投資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