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全世界有9%的電力來自核能

8.97 % 全球電力占比
12 gCO2eq/kWh 排碳係數

核能是一種低碳、清潔且可持續的能源,利用原子核的裂變或偶爾的聚變反應來釋放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形式利用了重元素(如鈾或鈽)的不穩定性,當其原子核分裂時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被稱為核裂變。核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和低碳排放而聞名,因此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核能用於發電的基本過程始於核反應爐中的核裂變反應。當重元素的原子核分裂時,會釋放出熱能,這些熱能被用來加熱水,生成蒸汽。該蒸汽驅動渦輪機旋轉,產生電力。這一過程與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廠相似,但核能的優勢在於其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極低,僅為 12 gCO2eq/kWh,相較之下,燃煤和天然氣分別為 820 和 490 gCO2eq/kWh。

核能作為低碳技術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其極低的碳排放量。根據 IPCC 的數據,核能的碳排放為 12 gCO2eq/kWh,這使得核能與其他低碳能源如風力(11 gCO2eq/kWh)和太陽能(45 gCO2eq/kWh)一道,成為對抗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這些低碳能源有助於顯著減少全球的碳足跡,特別是在煤炭和天然氣等傳統化石燃料的替代方面,後者對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的貢獻為主要來源。

目前,核能在全球用電量中佔有一定比例,達到 8.97%。許多國家已經成功地將核能作為其清潔能源戰略的核心。例如,在法國,幾乎 68% 的電力來自核能。在芬蘭瑞典南韓,這一比例分別為 38%、30% 和 29%。這些國家的例子顯示出核能如何成為減少碳排放和確保穩定電力供應的可靠選擇。

此外,核能在一些國家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例如,斯洛伐克的電力中有超過一半來自於核能供應,這樣的能源結構不僅幫助他們滿足當地對電力的需求,同時也助推了全球減排的努力。這樣的成功案例鼓勵其他國家認真考慮擴大其核能基礎設施,從而推動全球向更加清潔和可持續的電力未來邁進。總的來說,風力、核能和太陽能共同形成了一個應對氣候挑戰的強大聯盟。

國家/地區 人均瓦特 % TWh
芬蘭 5834.5 W 37.7% 32.7 TWh
法國 5708.6 W 68.0% 379.3 TWh
瑞典 4781.3 W 29.2% 50.5 TWh
南韓 3647.2 W 30.3% 188.7 TWh
斯洛伐克 3298.3 W 62.1% 18.2 TWh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3032.7 W 19.6% 32.3 TWh
捷克 2752.2 W 40.7% 29.8 TWh
斯洛維尼亞 2742.6 W 34.2% 5.8 TWh
瑞士 2705.6 W 30.5% 24.0 TWh
比利時 2681.7 W 37.2% 31.4 TWh
保加利亞 2283.8 W 41.8% 15.5 TWh
美國 2276.7 W 17.8% 782.0 TWh
加拿大 2192.9 W 13.7% 86.2 TWh
白俄羅斯 1814.5 W 36.0% 16.5 TWh
匈牙利 1655.9 W 32.7% 16.0 TWh
烏克蘭 1512.1 W 54.6% 62.1 TWh
俄羅斯 1483.1 W 17.8% 215.7 TWh
歐盟 1438.6 W 23.6% 648.3 TWh
西班牙 1144.2 W 19.6% 54.8 TWh
亞美尼亞 900.3 W 30.0% 2.6 TWh
日本 682.7 W 8.3% 84.9 TWh
英國 594.3 W 13.0% 40.8 TWh
羅馬尼亞 563.9 W 19.3% 10.8 TWh
中華民國(台灣) 522.4 W 4.2% 12.2 TWh
全球 342.0 W 9.0% 2767.6 TWh
中華人民共和國 312.9 W 4.4% 445.2 TWh
阿根廷 229.5 W 6.7% 10.4 TWh
荷蘭 199.0 W 2.9% 3.6 TWh
南非 135.4 W 3.5% 8.6 TWh
巴基斯坦 99.0 W 13.4% 24.5 TWh
墨西哥 95.0 W 3.4% 12.3 TWh
巴西 74.5 W 2.1% 15.7 TWh
伊朗 73.3 W 1.7% 6.6 TWh
印度 38.0 W 2.7% 54.7 TWh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