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化石燃料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來源的主要部分,約有62%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其中燃煤占據超過58%的份額。相較之下,低碳的清潔電力來源佔了約38%。這些低碳能源包括水力(約13%)、風力(約10%)、太陽能(約8%)和核能(超過4%),此外生質燃料則貢獻了約2%的比例。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低碳電力的成長潛力巨大,特別是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核電方面有顯著的提升空間,這對減少化石燃料的依賴非常重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力在增長嗎?
電力消費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力用量明顯增加,2024年達到每人7076千瓦時,較上一年度的記錄增長了429千瓦時。從低碳電力的角度來看,最新的數據顯示每人的低碳電力消費為2693千瓦時,比2023年的記錄增長了353千瓦時。這些數據表明,不僅總電力消費持續增長,低碳電力的產出也在不斷提升。這種增長反映出清潔能源在中國電力市場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也顯示化石燃料依賴的轉型正在進行中。
建議
為加速低碳電力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藉鑑一些在低碳能源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地區。法國和斯洛伐克在核能發電上分別達到了68%和62%,顯示出核能是穩定且高效的清潔能源選擇。同時,丹麥和愛荷華州在風力發電上佔比超過50%,這指出風能在適合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下能達到很高的電力產出。中國可以參考這些地區的經驗,加大在核能和風能技術上的投資,並針對合適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部署,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低碳電力比例。
歷史
回顧中国的低碳電力發展歷程,二十一世紀初以來,水力發電曾經有過幾次顯著的增長,2008年和2012年水力發電的增加量分別達到100和173 TWh。然而,2023年出現了72 TWh的下降,這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在風力與太陽能方面,尤其是在2021至2024年間,這兩種技術的增長尤為突出,光是2024年,太陽能就增長了250 TWh,而風力貢獻了超過105 TWh的增幅。這些數據展示了在過去幾年,特別是最近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擴大低碳電力產出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