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目前的電力消費狀況顯示,低碳能源佔據了優勢。具體來說,低碳能源的比例達到約71%,其中核能佔了接近24%,而風力和水力分別貢獻了約18%和13%。此外,太陽能的比例也達到約11%。這些數字表明,低碳能源在歐盟的電力結構中占據了主要地位。相比之下,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則相對較低,約是29%,其中天然氣和燃煤分別占據17%和11%。這樣的能源結構不僅有助於減少碳排放,還彰顯了歐盟在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上的努力。
歐盟的電力在增長嗎?
然而,歐盟的電力消費多年前就達到了高峰。2024年的總電力消費量人均到了0 kWh,與1980年的歷史最高紀錄相同,並沒有任何變化。此消彼長,2024年的低碳電力人均消費量也與1980年的水平持平,顯示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雖然有綠色能源的推進,但總體電力消耗並未見增長。這個情況令人擔憂,因為未來電力需求隨著電氣化和技術進步諸如AI的廣泛應用,將會持續增加。
建議
為了增加低碳電力供應,歐盟應積極擴大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的發展,以引領新一輪的綠色轉型。從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如愛荷華州和丹麥的風力發電分別佔到了63%和52%,而法國和斯洛伐克的核能發電則超過了60%。這表明,強化現有的核能和風、太陽能發電設施將可提高低碳電力佔比,同時應學習上述國家的成功經驗來促進這些技術的進一步應用與研發。
歷史
回顧歐盟的低碳電力歷史,從1980年代早期,核能便開始迅猛增長,在1981年、1984年和1985年核能分別增加了80.1 TWh、102.9 TWh和113 TWh。然而,自2000年代初開始,水力和核能的增長遭遇停滯,甚至出現明顯的下滑,如2002年和2022年水力減少了超過50 TWh,而核能在2009年亦減少了59.8 TWh。這些下滑趨勢顯示出對於低碳電力持續穩定增長的必要性,尤其是對於像核能這樣曾帶來迅速增長的技術,我們應傾注更多資源和政策支持來復興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