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4年,拉脫維亞的電力消費狀況顯示出低碳能源的顯著優勢。低碳電力佔了超過六成,其中水力發電佔了將近43%,這是低碳電力的主要來源。然而,化石燃料仍然貢獻了大約五分之一的電力,這全部來自天然氣。風力與太陽能分別提供了接近4%與7%的電力,而生質燃料則貢獻了約10%。另外,將近15%的電力來自於淨進口。這一結構表明,儘管拉脫維亞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有較大的進展,但仍需進一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為了增加拉脫維亞的低碳電力生產,可以考慮擴大風力與太陽能的使用,並引入核能作為穩定的清潔能源。鄰近像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等國家,在核能佔比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分別達到超過六成和五成,可為拉脫維亞提供借鑒。此外,學習丹麥和愛爾蘭這類在風力發電方面表現突出的國家,利用拉脫維亞的地理優勢提高風能的利用率也是加速轉型的有效途徑。這些策略不僅能夠增強拉脫維亞的能源自主性,還可以減少化石燃料帶來的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
回顧拉脫維亞低碳電力的歷史發展,尤其是水力發電,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初數度波動。1987年和1989年均有顯著的增長,但隨後在1991年和1992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進入1990年代後期,水力發電又出現正增長,1997和1998年呈現大幅上升。2000年代中期及2020年代初期,波動依舊存在,例如2017年有顯著增長,但緊接著2018年再次出現下降。這些歷史數據強調了水力發電的波動性,因此多元化的低碳技術組合,包括核能和風力,將是未來更穩定能源供應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