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是一種以地球內部儲存的熱能為基礎的能源形式。這些能量來源於地球內部的熔岩層,透過天然熱泉、間歇泉等方式自然釋放出來。現代技術可以通過鑽井來獲得這些熱能,並利用這些熱能來發電或者直接供暖。全球各地尤其是位於地質活躍區的國家,如冰島和新西蘭,已經廣泛利用地熱能來生產電力和提供熱能。
地熱能場發電的基本過程通常包括幾個步驟。首先,透過鑽井技術將熱水或者蒸汽從地下抽取出來。這些高溫蒸汽或者熱水可以直接驅動蒸汽渦輪機,進而產生電力。之後,冷卻過的水或者蒸汽會被送回地下,以維持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另一種方式是二次循環系統,使用含有低沸點液體的熱交換系統,這樣可更加有效地利用地熱資源。
地熱能的優勢之一是其低碳屬性。相較於燒煤發電(820 g CO2eq/kWh)、天然氣(490 g CO2eq/kWh)和石油(650 g CO2eq/kWh),地熱能的碳強度僅為38 g CO2eq/kWh。這使其成為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雖然風力(11 g CO2eq/kWh)、太陽能(45 g CO2eq/kWh),以及核能(12 g CO2eq/kWh)也是低碳的能源,但地熱能的穩定性和持續可用性使其具備獨特優勢。
目前全球有約0.5%的電力由地熱能提供。在某些國家,地熱能在電力結構中佔有更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冰島,地熱能提供了約30%的電力;在新西蘭,這個比例是19%;在哥斯大黎加是11%;在薩爾瓦多達到了20%;而在法屬瓜德羅普地區為5%。這些數字顯示了地熱能在一些國家已經有效地成為其低碳能源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從全球范圍看,提倡使用包括風力、太陽能和核能在內的低碳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空氣污染的關鍵策略。這些能源形式共同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電力,同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通過推廣這些清潔能源,全世界可以共同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確保未來的能源供應既環保又穩定。
國家/地區 | 人均瓦特 | % | TWh |
---|---|---|---|
冰島 | 14849.6 W | 29.8% | 5.8 TWh |
紐西蘭 | 1614.8 W | 18.6% | 8.4 TWh |
哥斯大黎加 | 280.1 W | 11.3% | 1.4 TWh |
薩爾瓦多 | 252.0 W | 20.1% | 1.6 TWh |
瓜地洛普 | 200.4 W | 4.8% | 0.1 TWh |
尼加拉瓜 | 108.5 W | 13.8% | 0.7 TWh |
肯亞 | 103.2 W | 41.9% | 5.7 TWh |
土耳其 | 100.8 W | 2.7% | 8.8 TWh |
義大利 | 89.3 W | 1.9% | 5.3 TWh |
菲律賓 | 88.6 W | 8.6% | 10.2 TWh |
印尼 | 60.2 W | 4.8% | 16.9 TWh |
美國 | 45.9 W | 0.4% | 15.8 TWh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39.2 W | 8.3% | 0.4 TWh |
宏都拉斯 | 34.4 W | 2.9% | 0.4 TWh |
墨西哥 | 29.7 W | 1.1% | 3.8 TWh |
日本 | 27.1 W | 0.3% | 3.4 TWh |
智利 | 20.5 W | 0.5% | 0.4 TWh |
瓜地馬拉 | 18.5 W | 2.5% | 0.3 TWh |
全球 | 18.1 W | 0.5% | 146.8 TWh |
歐盟 | 12.5 W | 0.2% | 5.6 TWh |
荷蘭 | 6.1 W | 0.1% | 0.1 TWh |
南非 | 3.0 W | 0.1% | 0.2 TWh |
德國 | 2.4 W | 0.0% | 0.2 TWh |
中華民國(台灣) | 1.1 W | 0.0% | 0.0 TWh |
匈牙利 | 0.4 W | 0.0% | 0.0 TWh |
印度 | 0.2 W | 0.0% | 0.3 TWh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0.1 W | 0.0% | 0.2 TW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