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宏都拉斯的電力消費格局顯示出一個以低碳能源為主的局勢。超過六成的電力來自低碳來源,其中水力佔了將近三分之一,生質燃料約占十分之一,太陽能和風力分別貢獻了接近9%和6%。地熱能則提供了不到3%的電力。化石燃料仍然供應大約38%的電力,而淨進口電力佔比接近2%。這樣的能源結構顯示出宏都拉斯在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同時也表明化石燃料仍然占據了一定的重要位置,這對未來的環境保護構成了挑戰。
宏都拉斯的電力在增長嗎?
然而,電力消耗的成長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下降趨勢。2023年的每人電力消費量為1120 kWh,而2019年的歷史最高記錄則為1146 kWh/人,比較之下,2023年下降了約27 kWh/人。此外,低碳電力的產出也從2021年的703 kWh/人減少到如今的677 kWh/人,同樣下降了25 kWh/人。這種電力和低碳電力的下降趨勢顯示出宏都拉斯在增長和保持清潔能源比例方面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全球穩步推進電力需求並著重開發低碳能源的背景下。
建議
為了增強低碳電力的產生,宏都拉斯可以學習其他地區的成功做法。丹麥和荷蘭成功大力推動風力發電,分別依靠風力提供了52%和27%的電力分享。與此同時,黎巴嫩和智利的太陽能電力產量也達到了超過20%的水準,而諸多國家如法國和斯洛伐克則依賴核能產出超過一半的低碳電力。宏都拉斯應該優先推動太陽能發展,並考慮引入核能作為可靠和強大的電力來源,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宏都拉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達成更環保和永續的電力供應。
歷史
回顧宏都拉斯的低碳電力發展歷史,我們可以注意到一系列的波動變化。在198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中期,水力發電逐步增長,然而1994年和2001年都遭遇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2000年代初,生質燃料和太陽能的引入為其發展注入了新血液,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太陽能迅速崛起。在2017年之後,隨著水力收穫的提升和2018年風力的首次進入,低碳電力的版圖進一步擴展。同時,2021年水力發電出現了一次顯著的增長,顯示出宏都拉斯在此領域的顯著潛力。然而,持續的努力仍然必不可少,以確保低碳能源的穩定增長。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