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宏都拉斯的電力消費主要來自低碳能源,占比接近62%,而化石燃料的比重則約為36%。在低碳能源中,水力發電最為重要,占了將近三分之一的份額。除了水力發電,宏都拉斯還從生質燃料、太陽能和風力等清潔能源中獲得了電力,這三者的比重分別是10%、9%、和6%。地熱能雖然不如其他能源顯著,但也貢獻了約3%的電力。不足2%的電力來自於淨進口,這顯示了宏都拉斯在發電方面相對的自給自足。
為增強低碳電力的比例,宏都拉斯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例如,丹麥憑藉高達59%的風力發電成為全球風力領導者之一,這對風力資源豐富的宏都拉斯具有啟示意義。此外,擁有核電站的國家如法國,其68%的電力來自核能,顯示了核能在實現能源多樣化和減少化石燃料依賴方面的潛力。宏都拉斯應考慮發展核能,結合擴展風能和太陽能,從而打造更具可持續性的電力結構。
回顧宏都拉斯的低碳電力歷史,早在1980年代,水力發電已逐步增加,但在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期,呈現出多次下降趨勢。來到2009年,宏都拉斯不但在水力發電上有所增長,生質燃料也首次出現在能源結構中。2015年開始,宏都拉斯重視太陽能的開發,接連兩年增加發電量,風能則在2018年發展起步。2021年,水力發電迎來了一次顯著的增長,顯示出宏都拉斯在水力資源管理上的努力。整體而言,宏都拉斯的低碳電力正逐步豐富,為國家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