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4年的數據,羅馬尼亞的電力消耗充滿多元化來源,其中低碳電力佔有顯著地位。低碳能源占羅馬尼亞電力的64%,遠高於化石燃料所占的30%。在低碳能源中,水力發電和核能是主力,分別占超過25%和接近20%。此外,風力電能也提供了大約12%的電力,太陽能則稍低一些,但也達到7%左右。相比之下,化石燃料主要來自天然氣和燃煤,其中天然氣提供16%左右的電力,燃煤則提供12%。石油的使用微乎其微,僅有2%。羅馬尼亞依賴淨進口的部分則在5%左右。
為了提升低碳電力的比例,羅馬尼亞可以考慮擴展現有的核能和風力發電設施,因為這些技術已經在當地發揮了顯著作用。與此同時,羅馬尼亞可參考一些成功國家的案例。例如,法國和斯洛伐克的核能發電比例分別高達68%和62%,而丹麥的風力發電則達到52%,這些國家可以作為羅馬尼亞在這些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參考。東歐鄰居如烏克蘭和保加利亞等國在核能領域的發展也特別值得學習,這些國家核能電力分別占55%和42%。這說明在相似的地理條件和經濟背景下,羅馬尼亞也有潛力進一步增加低碳電力的比重。
回顧羅馬尼亞的低碳電力發展史,水力發電自上世紀80年代晚期至今經歷了多次波動,例如在1988年、1991年和1995年之間,多次顯著上升,但連續幾年的下降也不少。核能在1997年開始增長,2008年也經歷了一次顯著擴張。縱觀整體趨勢,水力發電雖然持續變動,但仍是羅馬尼亞低碳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核能的成長更為穩定,需要進一步提升以取代更多的化石燃料使用。這段歷史也彰顯了核心和水力發電持續對羅馬尼亞電力結構的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