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白俄羅斯的電力消費狀況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主要是天然氣,佔總電力生成的近80%。僅有大約15%的電力來源於低碳能源,其中核能是主要來源,佔了超過12%的比例。此外,生質燃料和水力發電則分別佔據了大約1%上下。這顯示出白俄羅斯電力結構中,清潔和低碳能源的佔比相對較小,依賴化石燃料的比例依然很高,這難以避免地帶來了氣候變遷和空氣污染等問題。
要提升白俄羅斯的低碳電力生成,有必要擴大現有的核能設施,這不僅能從根本上增加低碳電力的比例,也能有效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白俄羅斯可以從一些成功的國家學習經驗,像是法國及斯洛伐克,其核能發電分別佔據了68%和60%。這些國家全面利用核能發電,顯示出核能是一種穩定且可擴展的低碳電力來源。而丹麥通過風力發電來滿足將近60%的電力需求,也是值得參考的模式。白俄羅斯或許可以藉鑑鄰國烏克蘭與立陶宛的做法,前者核能占比達55%,後者風力發電超過三分之一。
綜觀白俄羅斯的低碳電力歷史,核能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高峰:2010年代幾乎沒有顯著的增長。到了2021年,核能發電猛增5.4 TWh,是一個重要的突破,但在2022年卻出現了1.1 TWh的下降,這個減少值得關注。而在再生能源方面,特別是水力發電,在2013年和2017年曾經有所增加,但整體上仍然屬於比較微不足道的規模。這些歷史數據表明,白俄羅斯在實現低碳電力轉型的努力過程中,面臨著不小挑戰,急需透過核能擴建來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