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化石燃料在新加坡的電力消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佔總發電量的逾95%。其中,天然氣是化石燃料中的主要能源來源,佔92%左右。相比之下,低碳電力的比例僅為約5%。在低碳能源中,生質燃料約佔2.8%,太陽能貢獻了約2.1%的發電量。這顯示出,儘管新加坡在推動清潔能源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化石燃料仍是其主要電力來源。
要增加低碳電力的比重,新加坡可以學習來自各國的成功經驗。比如,法國、斯洛伐克和烏克蘭都通過發展核能大幅提升其低碳電力佔比,分別達到68%、62%和55%。此外,像丹麥和愛爾蘭等國積極推動風能發展,其風力發電佔比達到50%以上和32%。新加坡可以借鑑這些國家的經驗,加強核能和風能的發展,進一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更為可持續和清潔的能源結構。
回顧新加坡的低碳電力發展歷史,自1986年至2003年間,生質燃料逐漸增加,每隔數年增長0.1到0.2 TWh。自2016年開始,太陽能逐步受到重視,在後續的幾年中(2018、2020、2021、2022、2023及2024年),都穩定增加了0.1到0.3 TWh。最近幾年,特別是2019年開始,生質燃料經歷了一些波動,但總體保持穩定提高。可見,新加坡在發展低碳能源特別是太陽能方面已有所努力,但仍須加快步伐,以實現更為綠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