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2023年電力數據
截至2023年,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電力消耗仍主要依賴於化石燃料,佔了大約四分之三。具體來說,天然氣的使用量超過了全部的四成,而燃煤占了少於四分之一。此外,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近四分之一的電力是通過淨進口獲得的。儘管這些進口中可能包含了一定比例的低碳能量,但由於缺乏具體數據,我們無法確定其對總體環境的具體影響。從低碳的角度來看,亟需更多的關注和行動來壓減化石燃料的比例,以降低碳排放和提升環境的可持續性。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電力在增長嗎?
在用電量方面,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電力消費在過去幾十年中略有減少。2023年的人均電力消耗為6615 kWh,相較於2012年的記錄6672 kWh,減少了157 kWh,顯示出某種程度的用電衰退。然而,在低碳發電方面還是有所進步的,2023年低碳電力的人均發電量達到48 kWh,這是一個好訊號,顯示與2022年的44 kWh相比增長了4 kWh。然而,這樣的增幅仍然顯得十分微小,表明我們在提升低碳電力比重的道路上仍需加快步伐。
建議
為了增加低碳電力供應,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參考那些在核能和太陽能領域取得成功的地區。比如,法國和斯洛伐克分別依賴69%和64%的核能發電,而這樣的比例大幅減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樣的,丹麥和愛荷華州在風力發電方面也取得了超過50%的成功。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透過擴大核能和太陽能的使用,逐漸提高低碳電力的比例,以順應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並滿足未來因電力需求增加而帶來的挑戰。
歷史
回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低碳電力歷史,數據顯示,在21世紀的前幾十年中,低碳能源基本上沒有顯著增長。2000年代至2010年代,風力和生質燃料的使用幾乎沒有變化。近年來,生質燃料在2019年略有增長,而太陽能在2021和2022年各自小幅增長了0.1 TWh,顯示出興起的趨勢。儘管如此,整體的電力結構向低碳方向改變的步伐依然緩慢,這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投入去誘導和促進這種積極的變革。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