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2023年電力數據
截至2023年,汶萊的電力消費仍完全依賴化石燃料。天然氣佔了汶萊電力來源的約78%,在燃煤占比約22%的補充下,化石燃料在整體電力供應中佔據了全部的100%。目前,汶萊的電力生產中幾乎沒有使用低碳能源,這意味著其電力生產的綠色化和可持續性尚待加強。這種依賴化石燃料的現狀可能對環境造成負擔,進而影響氣候變化和空氣質素,顯示汶萊亟需加快向低碳電力轉型。
本頁使用的數據來源包括 EIA,Ember和IEA. 更多關於數據來源 →
汶萊的電力在增長嗎?
然而,汶萊的電力消費最近並未足夠增長來滿足未來可能增加的需求。2023年,汶萊的人均電力消耗量為12181千瓦小時,而這個數字在2021年曾達到12620千瓦小時。這個下降趨勢,意味著汶萊的電力需求並沒有如預期般增長,同時低碳電力生產自2011年以來,一直維持在0千瓦小時。這對於追求電力充裕供應和綠色轉型的汶萊來說,是一種需要關注和反思的現象。
建議
為提升汶萊的低碳電力產出,汶萊可以考慮學習並引入其他成功國家的經驗。例如,法國、斯洛伐克等國家顯示了核能在清潔電力生產中可以占到60%以上的潛力,汶萊可以從這些國家中學習,加強核能基礎設施。此外,太陽能亦是一個值得汶萊考慮的選項。根據數據,像黎巴嫩及內華達州等國家和州的太陽能發電比率達到了30%上下,這表明即便在日照條件相對一般的地區,太陽能仍能成為一個重要的電力來源。此外,納入適當的政策和技術,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可能會是汶萊邁向綠色發展的關鍵一步。
歷史
回顧汶萊低碳電力的歷史,自2011年以來,太陽能發電量幾乎保持不變,未出現任何增長。汶萊的低碳電力幾乎未曾起步,這與多數迅速轉型的國家形成鮮明對比。這意味著汶萊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努力中,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展望未來,加強對核能和太陽能的支持,可以大幅提高低碳電力的比例,促進汶萊的能源結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