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哈薩克斯坦的電力消費主要依賴於化石燃料,總計佔據 84% 的份額。其中,燃煤發電佔超過一半,約為 55%,而天然氣則貢獻了將近 28%。低碳電力的份額相對較小,僅佔接近 15%。在低碳類別中,水力發電是主要來源,佔約 9.5%,其次是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分別佔 3.6% 和 1.7%。除此之外,電力淨進口幅度較低,稍高於 1%。這種能源結構顯示出哈薩克斯坦在向低碳能源轉型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提升低碳電力產量,哈薩克斯坦可以借鏡諸多國家的成功經驗,特別是在核能和風力方面。像烏克蘭這樣的國家,核能電力佔比高達 55%,或者像丹麥,其 52% 的電力來源於風力發電。這些例子展示了如果加大投入,低碳能源可以成為電力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哈薩克斯坦可考慮加強核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應改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能力,從而實現更多元化、可持續的能源結構。此外,從社會和環境角度考慮,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將有助於降低空氣污染和緩解氣候變遷影響。
回顧哈薩克斯坦低碳電力發展史,我們看到在 1980 到 1990 年代,水力發電的變化起伏不定,其增長和下降的波動顯示出當時的技術挑戰和天然氣發展競爭。在 21 世紀初期,水力發電稍有增加,但隨後的幾年再次出現減少,直至 2010 錯過穩定的增長機會。到了 2015 年,水力發電再度增長,並在 2024 年達到新的高峰。此外,近年來風力發電亦漸漸崛起,特別是在 2023 年增長顯著。然而,太陽能發電的增長屬於近年新現象,自 2020 年才開始明顯提高。這些數據指出低碳電力的發展緩慢,但具潛力,若能加強政策支持和技術投資,將促進未來更為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