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馬來西亞的電力消耗主要依賴於化石燃料,約佔超過八成。其中,燃煤發電佔據了43.56%,而天然氣則佔36.94%。相比之下,低碳的電力來源僅佔了不到兩成,約18.91%。在低碳電力中,水力發電佔有絕大多數,達到了16.19%,而太陽能發電的佔比則相對較少,僅為2.1%。馬來西亞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去提高低碳電力的比例,特別是在加強太陽能和核能發電方面,這將有助於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緩解氣候變遷和空氣污染帶來的挑戰。
馬來西亞的電力在增長嗎?
馬來西亞的電力消費總量呈現了增長的趨勢,從2023年的5346 kWh/人提高到了2024年的5512 kWh/人,增幅達到166 kWh/人。同樣地,低碳電力的消費也有小幅增長,從2022年的1031 kWh/人提高到2024年的1042 kWh/人,增加了12 kWh/人。儘管如此,低碳電力的增長速度仍然較慢,與化石燃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馬來西亞迫切需要實施更積極的政策來支持低碳電力特別是太陽能和核能的增長,以滿足未來電氣化及AI增長所帶來的電力需求。
建議
馬來西亞可以從一些成功的地域中學習,推動低碳電力的發展。法國和斯洛伐克等國家在核能發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分別達到了69%和64%的比例,這表明馬來西亞可以考慮加強核能發電以提高低碳電力比例。此外,黎巴嫩和內華達州在太陽能利用上走在前列,佔比分別為31%和29%。這些國家的成功經驗可以作為馬來西亞發展低碳電力,特別是太陽能和核能的有益參考,通過政策和技術創新,馬來西亞可以加速低碳電力的增長,並在未來實現可持續和清潔的電力供應。
歷史
回顧馬來西亞的低碳電力發展歷史,水力發電曾多次出現波動。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水力發電出現過如1984年的1.7 TWh和1990年的-1.3 TWh這樣的增減交替現象。進入新千年後,特別是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水力發電顯著增長,最高達到2017年的6.8 TWh。然而,2024年太陽能發電的增長僅為0.9 TWh,顯示出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歷史告訴我們,在推動低碳電力增長方面,需要有更一致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持續鼓勵創新和投資,使低碳電力成為馬來西亞電力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