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馬來西亞2024年電力數據

1,042 kWh/person 低碳電力
5,512 kWh/person 總電力
+166 #109
548 gCO2eq/kWh 排碳係數
+113 #210
19 % 低碳電力

根據2024年的數據,馬來西亞的電力消耗以化石燃料為主導,其中超過八成的電力來源於化石燃料類型。具體來說,燃煤發電占了將近一半,而天然氣發電占了略少於四成。低碳能源的比例略低於兩成,主要依賴於水力發電,佔約16%,太陽能僅佔了稍微超過2%,這顯示出對清潔能源的依賴仍然較低。這種結構明確地反映出馬來西亞在減少碳排放和提升清潔能源佔比方面仍需要努力,以便在發電組合中加入更多可持續的選項。

馬來西亞的電力在增長嗎?

關於電力消費增長方面,2024年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人均用電量為5512 kWh,相較於2023年的5346 kWh,增長了166 kWh,顯示出電力需求在穩步上升。同時,低碳電力生產在全國範圍內也有所提升,從2022年的1031 kWh增加到1042 kWh,增加了12 kWh,略有進展。雖然這是一個正面的趨勢,但考慮到最終目標是增加低碳電力的佔比,目前的增幅仍然不夠。

建議

為提升低碳電力生產及比例,馬來西亞可以從全球其他地區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經驗。例如核能非常成功的國家如法國和斯洛伐克普及了核能,而該能源類型在馬來西亞發展潛力巨大,可顯著提升低碳發電比例。另一值得借鑑的地區是新墨西哥州和南達科他州等美國的各州,以及擁有高比例風能的丹麥,這些地方在施行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計畫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此外,黎巴嫩和阿根廷在太陽能領域也可作為馬來西亞發展太陽能的參照。

總發電量
再生能源和核能

歷史

觀察馬來西亞的低碳電力歷史,數據顯示自1980年代起,水力發電曾經歷過幾次顯著成長與衰退。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水力發電有穩定的增長,但在1990年代中期的數年中經歷了幾次下降。此外,自2008年起水力發電又經歷了幾波增長,特別是在2016年和2017年,每年增長超過6 TWh。這些波動顯示出馬來西亞在增加穩定供應的低碳電力方面仍有挑戰,破除了大規模核能發展或加大太陽能投資帶來的好處。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數據來源

1980年到1984年的數據來源爲 EIA 以及 IEA (進出口) .
1985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1986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
1987年到1989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1990年到1992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1993年到1994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
1995年到1996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1997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
1998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1999年到2001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
2002年到2010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2011年到2013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
2014年到2016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
2017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2018年到2019年的數據來源爲 Energy Institute 以及 IEA (進出口) .
2020年到2024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
2024-05月到2025-04月數據來源爲 Ember .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