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緬甸2024年電力數據

182 kWh/person 低碳電力
464 kWh/person 總電力
-10 #221
342 gCO2eq/kWh 排碳係數
+181 #109
39 % 低碳電力

根據2024年的數據,緬甸的電力消耗結構顯示,化石燃料仍然佔據較大的比例,其中燃煤天然氣分別占據電力生成的約10%和超過一半的比例。低碳能源方面,水力發電主導了這一領域,占到幾乎40%的份額,而生質燃料的貢獻則相對較小,僅約1%。這展現了緬甸電力供應以傳統化石燃料和水力發電為主的現狀,儘管低碳能源有著可觀的佔比,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發展其他綠色技術如風力太陽能上。

緬甸的電力在增長嗎?

電力消耗方面,緬甸在2024年的電力消耗數據為每人464千瓦時,較上一年有所下降,從2023年的歷史高峰475千瓦時降到了目前的水平。這一變化表明雖然整體消耗出現了輕微的下降,但更令人擔憂的是低碳電力消耗也未能保持增長,僅為每人182千瓦時,比2018年的記錄下降了59千瓦時的部分。緬甸需要尋求穩定和可持續的電力增長策略,特別是在擴大低碳電力生成的部分,以應對電氣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的電力需求。

建議

為了提升低碳電力生成,緬甸可以學習一些成功案例,如法國和斯洛伐克在核能領域的優勢,以及愛荷華州和南達科他州在風力發電方面的卓越表現。太陽能在一些國家如黎巴嫩也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此外,緬甸應該考慮增加核能和太陽能發電的投資,這不僅可以改善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還能在未來的能源格局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以應對氣候變化和降低化石燃料的依賴。

總發電量
再生能源和核能

歷史

回顧緬甸低碳電力的歷史,自1990年代末以來,水力發電在每個十年的增長率有所波動。特別是在2009年至2018年間,水力發電呈現增長趨勢,2009年增長了1.2太瓦時,2010年和2011年分別增長了0.9和1.3太瓦時。然而,2019年和2020年卻面臨了1.7太瓦時的下降,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示信號,顯示出緬甸在水力資源管理上仍有改進空間。雖然最近幾年水力發電有小幅回升,但長期來看,緬甸需要通過引入和利用多樣化的低碳能源技術來實現可持續的能源發展。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數據來源

1980年到1989年的數據來源爲 EIA .
1990年到1999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
2000年到2024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