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緬甸2024年電力數據

182 kWh/person 低碳電力
464 kWh/person 總電力
-10 #222
342 gCO2eq/kWh 排碳係數
+181 #111
39 % 低碳電力

在2024年,緬甸的電力消費主要由化石燃料低碳能源驅動。大約六成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氣占了超過一半。燃煤則約占一成。低碳能源供應的電力則稍低於四成,主要是來自水力發電,接近乎全部的低碳電力來源。生質燃料貢獻了一小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能源佈局顯示化石燃料雖然是現階段的重要發電來源,但低碳發電也在緬甸的能源組合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水力發電。

緬甸的電力在增長嗎?

關於電力消費的增長情況,2024年的總電力消費量是每人464度電,略低於2023年的歷史最高紀錄475度電。這表明緬甸的電力消費沒有增長,甚至有小幅下降的趨勢。此外,低碳電力的情形也未如理想,2024年的低碳電力生成量只有每人182度電,比2018年的紀錄少了近五成九。這樣的下降趨勢顯示緬甸在發展低碳發電方面面臨著挑戰和壓力。

建議

為了提高低碳電力的比重,緬甸可以向全球成功的國家學習,尤其是風力太陽能以及核能的發電技術。例如,丹麥在風力發電方面佔有主導地位,而法國在核能發電上則有顯著表現。尤其是核能,不單是低碳且可靠,能夠在長時間內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最重要的是,緬甸應該加強對太陽能發電的關注,因為這是一個快速增長和環保的電力來源。其他像是南韓在核能,以及黎巴嫩和希臘在太陽能發電上也許值得參考,以多元化其低碳能源組合。

總發電量
再生能源和核能

歷史

緬甸在低碳水力發電的歷史中,可以看到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21世紀初期,水力發電量開始逐漸增加,雖然在1998年有小幅下降,但隨後的22年間大部分年份中都持續增長,尤其在2009年和2011年都取得了明顯的建樹。然而,最近一些年出現了波動,2019年和2020年均出現了顯著下降,其後恢復較慢。這些曲折起伏的歷史展現了水力發電的不穩定性,進一步強調了引入更穩定的低碳發電形式如太陽能和核能的重要性。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數據來源

1980年到1989年的數據來源爲 EIA .
1990年到1999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
2000年到2024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
2022-06月到2023-05月數據來源爲 Ember .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