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緬甸2024年電力數據

182 kWh/person 低碳電力
464 kWh/person 總電力
-10 #221
342 gCO2eq/kWh 排碳係數
+181 #106
39 % 低碳電力
-36 #99

根據2024年的資料,緬甸的電力消費中,以化石燃料為主導,佔總電力消費約61%。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氣占了主要部分,約51%,而燃煤也佔近10%。另一方面,低碳電力雖然只佔了不到四成接近39%,但水力發電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約38%。生質燃料的貢獻微乎其微,僅佔1%。整體來看,緬甸的電力結構仍然較依賴於化石燃料,然而低碳電力的比例不容忽視,尤其是依賴豐富的水力資源。

緬甸的電力在增長嗎?

相比於2023年,2024年緬甸的人均電力消耗量有所下降,從475 kWh跌至464 kWh,下降了10 kWh/人,顯示出電力消耗並未合乎期望地成長。同時,低碳電力的人均發電量創下了自2018年以來的新低,僅為182 kWh/人,比過去最高紀錄時的241 kWh少了59 kWh/人。這樣的趨勢令人擔憂,因為目前國際社會普遍推進電氣化以及應對氣候變遷,維持或增加低碳電力比例顯得尤為重要。

建議

為了提升緬甸的低碳電力發展,緬甸可向成功的地區學習,例如法國和斯洛伐克在核能方面的卓越貢獻,以及丹麥和愛荷華州在風力發電方面的成就。此外,隨著太陽能技術成本的降低,像希臘和澳洲等國家成功的太陽能發展也是值得借鑑的。核能提供了穩定且大規模的電力生產能力,而風力和太陽能則在其可再生性方面進一步補充,各種類型的低碳電力的協同發展可以有效增強緬甸的電力供應穩定性,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總發電量
再生能源和核能

歷史

回顧緬甸的低碳電力歷史,大致上依靠於水力發電。在1998年,水力發電出現小幅度的減少,但自2000年至2011年間,多數年份都顯示出持續的增長趨勢。特別是2009年和2011年,分別增加了1.2 TWh和1.3 TWh。然而,這股增長勢頭在2019年和2020年因水力發電的顯著減少——每年下降1.7 TWh——而受到影響。在2021年至2023年間,水力發電恢復了些微增長,但總體而言,這種變化表明了緬甸在低碳電力的發展中曾面臨挑戰,也強調了進一步多元化發展策略的必要性。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數據來源

1980年到1989年的數據來源爲 EIA .
1990年到1999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
2000年到2024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
2022-06月到2023-05月數據來源爲 Ember .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