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尼的電力消費主要依賴於化石燃料,其中化石燃料佔據了超過八成的份額。燃煤是最主要的能源來源,約占62%,其次是天然氣和石油,貢獻了將近19%和2%。相比之下,低碳能源僅占電力結構的約19%。在低碳能源中,水力發電是最主要的來源,占比約7%,其次是生質燃料和地熱能,分別貢獻了約6%和5%。這意味著印尼的電力結構仍然以化石燃料為主,低碳能源的比例相對較低。
本頁使用的數據來源包括 EIA,Ember,IEA和World Bank. 更多關於數據來源 →
印尼的電力在增長嗎?
印尼的電力消費在最近的年份中呈現出增長趨勢。2023年的電力消耗達到每人1250 kWh,較2022年增加了51 kWh。然而,低碳電力的消耗卻略有下降,從2022年的每人235 kWh降到了232 kWh,下降了3 kWh。這表明,雖然總體電力消費在增長,但是低碳電力的增長卻未能跟上。這一現象顯示,印尼在增長其低碳電力產量方面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
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升低碳電力產量,印尼可以學習一些在低碳發電領域非常成功的國家。例如,法國和斯洛伐克廣泛發展核能,分別佔其電力結構的69%和67%,而丹麥則在風力發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達到49%。印尼應該考慮擴大核能設施,同時也可以借鑒內華達州和黎巴嫩在太陽能電力上超過30%的成功經驗。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提高低碳電力的比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歷史
歷史上,印尼的低碳電力呈現波動發展。自1980年代以來,水力發電經歷了數次大幅增長,特別是在2010年增加了6.1 TWh,但同期也經歷了如1997年和2011年的下滑。在2000年代初期,地熱能初步得到開發,2000年和2017年分別增長了2.1 TWh。生質燃料在2018年增長最為顯著,達到12.7 TWh。但隨後的年份裡,生質燃料和水力的發電量都有所波動。總結來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印尼的低碳電力產量時有波動,有時面臨減少,這表明印尼應該加強在穩定和增長低碳電力上的政策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