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目前的電力消費現狀顯示,絕大多數的電力供應,超過七成,來自低碳能源,這確保了該地區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前景良好。根據數據,核能佔了接近23%的份額,而風力和太陽能各自供應了約17%與13%的電力。水力發電亦貢獻了約13%,生質燃料則提供了約5%。另一方面,化石燃料在總電力消費中仍佔接近三成的比例,以天然氣和燃煤為主,分別佔了約16%和10%。石油能源幾乎沒有,可謂微不足道,僅佔1%。這樣的結構顯示出,歐盟在向更環保的低碳電力結構轉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需要繼續加速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以推動可持續發展。
歐盟的電力在增長嗎?
至於電力的增長問題,歐盟的總電力消費目前是5922度/人,這比2008年的歷史高點下降了946度,顯示消費有所減少。儘管如此,低碳電力的生產仍在增長,2025年每人產生的低碳電力是4233度,比2024年增長70度。這表明,雖然總體上電力消費有所下降,但低碳電力來源正努力彌補這一差距,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代表著歐盟在減少化石燃料依賴中的成效。
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高低碳電力的比例,歐盟可著重擴建核能、風能和太陽能設施。這些領域目前已在歐盟產生了大量電力,有潛力得以擴展。借鑑法國和烏克蘭的做法,它們的核能電力比例超過55%,顯示核能的巨大潛力。此外,在風能領域,丹麥和愛荷華州的經驗亦表明,風能可成為更重要的發電來源。而太陽能方面,黎巴嫩成功開發了31%的太陽能電力,表明此技術值得在歐盟內進一步探索和推廣。
歷史
回顧歷史,歐盟在20世紀後期到本世紀初,特別是在1980年代中期,核能發電量曾多次顯著提升,尤其是在1984年和1985年,分別增長了102.9與110.9 TWh。然而,進入本世紀以來,核能面臨挑戰,包括2009年和2020年分別減少了接近60與超過118 TWh。在水力發電方面,近年來的波動也很明顯,特別是在2011年和2022年的下降,分別減少超過50 TWh。正因如此,歐盟需要更加重視擴展穩定而綠色的低碳技術,以確保電力供應的可持續和環保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