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中華民國(台灣)2024/2025年電力數據

1,940 kWh/person 低碳電力
-438 #87
12,387 kWh/person 總電力
-56 #41
543 gCO2eq/kWh 排碳係數
+248 #178
16 % 低碳電力

在過去的 12 個月,即從 2024 年 9 月到 2025 年 8 月,臺灣的電力消費狀況顯示,超過八成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氣燃煤分別佔據了約 46% 和 37%。在低碳能源方面,約有 16% 的電力來自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核能。具體來說,太陽能佔 5%,風力佔 4%,而水力發電和核能則分別貢獻了約 3% 和不到 2%。這些數字突顯出台灣在清潔能源方面的發展空間。

本頁使用的數據來源包括 EIAIEA能源統計專區. 更多關於數據來源 →

中華民國(台灣)的電力在增長嗎?

然而,臺灣的電力消費增長面臨挑戰。最新的數據顯示,每人電力消費量略有下降,從 2024 年的 12443 kWh/人降至 2025 年的 12387 kWh/人,下降了 56 kWh/人。此外,目前的低碳電力生產也低於以往紀錄,從 2013 年的 2378 kWh/人降至 1940 kWh/人,減少了 438 kWh/人。這表明,雖然總電力消費和低碳電力生產曾經上升,但最近的趨勢令人擔憂,需要更多努力來提升低碳電力的比重。

建議

臺灣可以從其他地區學到很多以增加其低碳電力生產。法國和烏克蘭等國在核能發電上取得了閃亮的成績,而丹麥和愛荷華州則在風力發電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台灣應考慮增加其核能和風力發電的比重,並借鑑這些成功案例,以大力發展太陽能和核能等可持續能源。透過提高低碳電力比重,台灣不僅可以緩解環境壓力,還能確保能源供應穩定以應對未來需求。

總發電量
再生能源和核能

歷史

回顧歷史,臺灣的核能電力在1980年代中期逐漸增長,每年增加約3至6 TWh,反映了當時對核能發電的重視。然而,自2001年以來,核能電力生產經歷了多次波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2015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顯著減少,尤其是2017年下降了9.2 TWh。最近幾年,核能發電量持續下降,2025年更下降了 7.2 TWh。這樣的趨勢引發了對於臺灣能否滿足其低碳電力需求的擔憂,臺灣面臨著增強清潔能源發電能力的迫切需要。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