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全球電力消耗狀況可以分為低碳能源和化石燃料兩大部分。其中,低碳能源佔總電力消耗的近40%,化石燃料則佔61%。燃煤電力是所有能源中占比最大的,約占總電力的36%。天然氣電力的比重也相當大,約占22%。低碳能源中,水力、核能、風力和太陽能最為主要,其比例分別為15%、9%、8%,和5%。生質燃料和地熱能的使用比例則較低,只有2.4%和0.35%。
全球應增加低碳電力的生產,特別是核能、風能和太陽能。我們可以從成功以低碳能源供電的國家中學習,例如法國、烏克蘭和斯洛伐克等國的核能發電比例超過一半,丹麥的風能發電比例也超過一半。而比利時、斯洛維尼亞、捷克和瑞士等國的核能電力也占其電力總產量的近一半。此外,風能在愛爾蘭、烏拉圭、英國、德國和希臘等國的發展也相當成功,發電比例也都在20%以上。太陽能在智利、也門和約旦的應用也相當廣泛,發電比例均達到15%以上。這些成功的例子均可以為全球提供珍貴的低碳電力發展經驗。
看全球低碳電力的歷史發展,1980年代水力和核能發電量都有大幅增加,1984年核能一度增加至 216 TWh,而1985年則增長至 291 TWh。但到了2000年代,核能發電量出現了大幅下滑,2012年下滑了 192.4 TWh。與此同時,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卻在不斷上升,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2022年,風力發電量已增至 295.1 TWh,太陽能發電量也達到了 253.6 TWh。然而仍要承認的是,我們的電力供應結構依然偏向化石燃料,例如燃煤和天然氣。因此,未來全球應以科技和政策推廣低碳能源的使用,以減少化石能源的依賴,抵抗全球變暖的威脅,做出我們對地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