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烏干達的電力消費呈現低碳電力主導的局面,水力發電貢獻了約4.81 TWh,幾乎占據了所有低碳電力的絕大部分。所有低碳電力合計大約是5.33 TWh,這表明除了水力之外,其他低碳能源(如生質燃料)基本上占比非常小。烏干達的人均電力消費遠低於全球人均水平3638瓦,顯示出電力供應相對不足,這可能限制了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步伐,同時也可能造成在醫療、教育及基本生活水平提升跟不上社會需求的境地。
增強低碳電力生產是烏干達的重要議題,風能和太陽能似乎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特別是在其他國家已經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上。例如,中國和美國在風能和太陽能領域都有顯著成就,中國的風能發電量達到1003 TWh,太陽能則為710 TWh。而巴西作為一個和烏干達相似的發展中國家,其風能生產也達到了102 TWh。烏干達可以學習這些國家的經驗,探索並加大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潛力,以及考慮發展核能儲備,這將有助於增加總體低碳電力的供應,從而減少對更具污染性化石燃料的依賴。
烏干達低碳電力特別是在水力方面的歷史已有幾十年的發展。一開始在1992年和2000年間,水力發電逐步增長。2006年出現了一次顯著的下降,但之後在2012年恢復並大幅增加0.9 TWh。2010年代中後期和2020年代初期的成績持續穩定增長,諸如2012年和2019年,各增加了0.4 TWh及0.6 TWh。生質燃料在這一期間也有些許起伏,尤其是在2015年略微增長0.1 TWh,但整體規模較小。這段歷史顯示,雖然增長的步伐較緩慢,且依賴水力發電,但烏干達處在一個有潛力進一步發展低碳能源的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