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印尼的电力消费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约占总电力的80%以上,其中燃煤占了近62%。在低碳电力方面,印尼的比例稍微少一些,仅约19%,主要分布在水力、生物燃料和地热能上。水力发电占了大约7%,生物燃料占6.4%,地热能则占将近5%。相比之下,天然气和石油等其他化石燃料分别占据了17%和接近2%。总体来看,低碳电力所占的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才能应对化石燃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本页使用的数据来源包括 EIA,Ember,IEA和World Bank. 更多关于数据来源 →
印度尼西亚的电力在增长吗?
印尼的电力消费量正在逐步增长,从2022年的人均1199度增加到2023年的1250度,年度增长了51度。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低碳电力的增长并没有跟上这种趋势。2023年的人均低碳电力为232度,比2022年的235度略有下降。这一趋势令人担忧,因为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们不仅需要增加电力消费,还需要向更清洁的电力过渡。
建议
为了增加低碳电力的比例,印尼可以借鉴一些成功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在太阳能和核能方面。法国和斯洛伐克在核能发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分别达到了69%和67%,伊利诺伊州核能发电也有显著的贡献。此外,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智利和黎巴嫩分别达到了24%和31%。通过实施这样的措施,印尼可以更好地利用核能和太阳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历史
回顾印尼的低碳电力发展历史,自1986年以来,水电的发展曾几度波动;1998年增长了4.6 TWh,2010年更是急速增长了6.1 TWh,但也出现过显著的下滑,如1997年减少了3.1 TWh。地热能自2000年起开始小幅增长,2017年和2020年均增加了2 TWh左右。此外,生物燃料在2018年大增12.7 TWh之后,又经历了波动。近年来,印尼的低碳电力发展虽然有所进展,但仍需更加稳定和多元化的发展规划,以应对未来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