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电力消费数据,从2024年8月到2025年7月,中国的电力消费呈现出如下情况。在全部电力来源中,化石燃料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比重,达到约59%,其中燃煤显著,贡献了大约56%。相比之下,低碳能源占了41%的发电量,其中水力、风力和太阳能分别约占13%、11%和10%。核能也有一定贡献,约占5%。此外,生物燃料和天然气作为小众低碳能源,各占不到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力在增长吗?
在电力消费方面,最近一年的数据表现令人关注。尽管中国的人均总电力消费量比去年下降了约2%,至6956千瓦时,但低碳电力部分反而实现了增长,今年增至2866千瓦时/人。尽管总电力消费减少,这表明中国在低碳电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增加了173千瓦时/人。这意味着中国在推动更清洁电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的努力以确保总体电力消费增长以支持不断扩大的需求。
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加低碳电力发电量,中国可以考虑扩大已有的风力与太阳能设施,因为这两种技术已在国内获得大规模使用。此外,学习其他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十分重要。法国和乌克兰等国家在核能利用方面表现突出,而爱荷华州和丹麦在风能方面的成就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法国,核能发电约占其总发电量的69%,是中国在低碳发电领域可借鉴的重要参考对象。此类经验表明,加强核能和太阳能利用对于推动低碳电力增长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历史
回顾中国的低碳电力历史,不难看出过去几十年中水力发电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2000年代,水电年增量十分显著。然而,近年来随着水力发电增速的放缓,风能和太阳能迅速扩张,风力发电自2018年以来呈现出每年增长,而太阳能在2024年和2025年也逐渐发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和2025年分别出现了水力发电的下降,这可能反映了水资源利用的挑战。总体来看,加强风力和太阳能的发展,以及合理利用核能,是中国未来低碳电力增长的关键所在。
电气化
我们通过比较电力和总能源排放来估算电气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