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菲律宾的电力消费情况显示,化石燃料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化石燃料,如燃煤和天然气,占比高达约78%。其中,燃煤电力占到超过60%,而天然气略超过10%。与之相比,低碳电力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其中水力和地热能分别贡献了接近9%和8%,而太阳能和生物燃料则分别仅占不到3%和1%。可以看出,化石燃料仍然是菲律宾电力的主要来源,而低碳电力的比例有待提高,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菲律宾在增加低碳电力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法国和斯洛伐克通过核能分别实现了超过60%的低碳电力供应,同样,丹麦通过超过一半的风力发电获得低碳电力。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菲律宾也可以大力发展核能和风力发电,进一步依赖太阳能。像黎巴嫩、智利等与菲律宾地理和气候颇为相似的国家,通过太阳能达到20%以上的电力供应,展示出强大的可行性。因此,扩大核能以及风力与太阳能的发展将为菲律宾带来更清洁和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回顾菲律宾低碳电力的发展历史,水力发电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有过数次增长和一些小幅下降,说明水力资源依然不稳定。地热能发电在1998年强劲增长,两年内增长约1.7TWh,但此后也出现波动。太阳能则在近十年内显著进步,尤其是2016年、2024年分别增加了1TWh和1.2TWh,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历程表明,尽管低碳电力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积极推动,菲律宾仍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