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蘇丹的電力消耗狀況顯示出低碳和化石燃料之間的明顯對比。蘇丹的低碳電力總產生量約為12太瓦時(TWh),其中幾乎全部來自水力發電,構成了超過三分之二的總電力來源。而化石燃料的電力生產則為5太瓦時,大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一。這樣的結構顯示蘇丹在電力結構上對低碳來源的倚重。2023年每人年均電力消耗352千瓦時(kWh),這是全球平均3781 kWh/人消耗量的極小一部分。低水平的電力消耗可能限制經濟增長,社會發展以及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例如醫療和教育。
蘇丹的電力在增長嗎?
然而,目前蘇丹的電力消耗顯示出下降的趨勢。2023年的每人年均消耗量比2018年的歷史高點389kWh/人下降了37 kWh。低碳電力的生產也有所減少,從2022年記錄的244kWh/人下降到2023年的235kWh/人,下降了約9 kWh。這樣的下降趨勢對蘇丹來說是令人擔憂的,特別是在全球範圍內通過電力催化技術進步以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蘇丹的低碳電力未能繼續增長,值得引起重視。
建議
蘇丹若要增加低碳電力生成,應考慮學習其他成功地區的經驗。中國在風力和太陽能方面的發電表現尤為突出,其風能發電高達992 TWh,太陽能發電也達到834 TWh。韓國還展示了如何發展核能,其核能發電量達到189 TWh;同樣,美國也在核能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具有782 TWh的核能發電量。此外,印度的太陽能(134 TWh)和風能(82 TWh)也證明低碳電力資源在可持續驅動增長方面的可行性。透過積極借鑒這些國家的做法,積極發展太陽能及核能,蘇丹的電力結構可以得到優化,從而促進其電力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歷史
回顧蘇丹低碳電力的歷史,尤其是水力電力發展,在1980年代初,水力發電的增長非常有限,每年增長量都在0.1至0.2 TWh左右。然而,2009年和2010年出現了顯著提升,分別增長了1.8 TWh和2.9 TWh。在2019年到2020年之間,蘇丹的水力發電也持續增長,但到了2023年,卻出現了小幅下降,減少了0.3 TWh。這表明儘管過去幾十年中蘇丹的水力發電有過幾次顯著的增長,但近期的波動顯示出蘇丹在充分利用水力資源上的挑戰。這進一步強調了探索其他低碳電力來源如太陽能和核能的重要性,以達到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電氣化
我們透過比較電力和總能源排放來估算電氣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