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海地2022年電力數據

全球排名: #184
18.8% #137 低碳電力
16.59 % #97 電氣化
87.80 kWh #201 人均發電
536.30 gCO2eq/kWh #155 排碳係數

海地在2022年的電力消耗情況顯示,該國的電力供應主要依賴於化石燃料低碳電能的比例明顯不足。超過一半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使得海地在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時面臨艱巨的任務。相比於全球平均每人3813瓦特的電力消耗,海地的人均電力消耗接近於無,這種低電力產生水平不僅限制了經濟發展,也極不利於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缺乏低碳電力的供應也使得該國難以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潮流中保持競爭力。

建議

為了增加低碳電力的產生,海地可以學習一些成功國家的經驗。中國在風力太陽能發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風力發電達到了992太瓦時、太陽能發電也達到了834太瓦時。而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各自的低碳電力構成中佔據重要的地位。這表明,不論是大型經濟體還是發展中地區,只要有適當的政策支持與技術投入,都能顯著提高低碳電力的產生。海地應該借鑒這些國家的經驗,積極推動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的發展,以提高電力供應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並降低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

歷史

海地在低碳電力發展方面的歷史積淀並不深厚,歷年來主要依靠水力發電,但增長速度緩慢。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水力發電量幾乎沒有顯著增加,偶爾甚至出現微幅下降的情況。直到近幾年,水力發電才有小幅上升,然而這對於彌合海地低碳電力需求的巨大差距來說仍然遠遠不夠。因此,海地需要加快步伐,不僅在水力發電領域增加投資,更應積極開發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等其餘低碳電力來源,以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挑戰。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數據來源

1971年到1989年的數據來源爲 World Bank.
1990年到1991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1992年到1999年的數據來源爲 EIA.
2000年到2016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2017年到2018年的數據來源爲 IEA.
2019年到2022年的數據來源爲 Ember.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