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尼泊爾的總電力消費量中,低碳能源佔主導地位,總計約10.7太瓦時,其中幾乎全部來自水力發電,達到10.59太瓦時。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電力都來自於清潔能源,幾乎沒有化石燃料的依賴。然而,與全球人均3813瓦特的平均水平相比,尼泊爾的電力人均消費顯然較低,可能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電力供應不足可能導致工業發展停滯、教育機會有限,以及日常生活品質下降等問題。由於經濟增長與穩定的電力供應密不可分,因此增加電力生產尤其是低碳電力的生產至關重要。
尼泊爾若要增加低碳電力的生產,可以借鑑世界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像是中國和美國在風力和太陽能上的巨大進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中國的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分別達到992太瓦時和834太瓦時,美國亦有不小的突破,例如風力發電達到453太瓦時。此外,鄰國印度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分別取得134太瓦時和82太瓦時的成就,這些都表明,尼泊爾可以更積極地採用風力和太陽能技術。同時,由於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相似,盡量借鑑印度的經驗,尤其是在政策支持、財政激勵和技術合作等方面,都能助推尼泊爾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回顧歷史,尼泊爾在低碳電力方面多以水力發電為主,從1990年代至2010年代,水力發電量持續增長,雖然中間有些年份如1997年和2015年產量有所下降,但總體趨勢仍是增長。自2000年代起,水力發電量逐步增加,2000年到2002年期間,每年約增加0.1到0.3太瓦時。在2016年至2019年,水力發電出現較大的增幅,尤其是2019年,大幅增加1.3太瓦時。2021年,水力發電又一次大幅增長,增加3.4太瓦時,成為近乎所有低碳電力的來源。這顯示出,尼泊爾對水力發電的可靠依賴,而未來若要進一步推動低碳發電,增加多樣化清潔能源,包括風力和太陽能的投入,將是重要且必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