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Power logo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

中非共和國2022年電力數據

27 kWh/person 低碳電力
27 kWh/person 總電力
24 gCO2eq/kWh 排碳係數
+24 #2
100 % 低碳電力

在2022年,中非共和國的電力消耗情況顯示出,幾乎所有的電力來自低碳來源,達到27 kWh/人。然而,與全球平均3649 kWh/人相比,中非共和國的電力消耗明顯偏低。這樣低水平的電力生產可能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及民生,限制了現代化設施的使用和技術進步,同時也對教育、醫療等基本服務產生巨大限制。此外,缺乏適當的電力供應還可能導致人們持續依賴污染嚴重的化石燃料來源,進一步加劇環境和健康問題。

本頁使用的數據來源包括 EIAEmber. 更多關於數據來源 →

中非共和國的電力在增長嗎?

觀察中非共和國電力消耗的變化,我們看到這個數據在2005年達到頂峰,為47 kWh/人,而在2022年卻下降到27 kWh/人,顯示出19度的減少。此趨勢同樣在低碳電力生成中顯露無疑,因為自2014年達到43 kWh/人的頂峰後,也下降至2022年的27 kWh/人,減少了16度。這樣的下滑趨勢令人擔憂,反映出國家在保障電力來源多樣化特別是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挑戰。

建議

中非共和國要增加低碳電力的生成,可以從成功的國家中學習經驗。中國和美國在太陽能核能的生產方面有顯著的成就,可以作為借鑒;中國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量均超過1000 TWh,而美國的核能更是達到781 TWh。這顯示了太陽能和核能在電力來源中的潛力。特別是對於中非共和國而言,太陽能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可考慮大規模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此外,德國和印度在風力發電方面的積極做法也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這些經驗可以應用於中非共和國以促進清潔電力生成。

總發電量
再生能源和核能

歷史

從中非共和國的低碳電力歷史來看,自2004年以來,水力發電一直是主要的低碳電力來源,但增長乏力。從2004年到2020年,水力發電量增加或下降的數值幾乎為零,唯一的顯著變化出現在2021年,當時數值減少了0.1 TWh。這樣的增長停滯反映出中非共和國在低碳電力生成方面的挑戰,並顯示出該國亟需深思熟慮的政策和投資來改變這一局面。投入資源增加清潔和可持續電力生產,以減少化石燃料依賴和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已然刻不容緩。

電力進出口

貿易平衡

Instagram Facebook 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