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在最近的12个月(从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内,电力消费状况相对注重于低碳能源的使用。其中,超过七成的电力来自低碳来源,包括风力、太阳能和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占总电力消耗的三分之一多,而太阳能则贡献了约15%,水力发电的比例则约为14%。相比之下,化石燃料如天然气仅占大约13%,而净进口电力也占约11%。生物燃料则提供了将近9%的电力。可以看出,立陶宛在追求清洁电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立陶宛的电力在增长吗?
然而,立陶宛的电力总消费与其历史高峰相比仍有不足。2025年的人均电力消费为3792千瓦时,而1991年曾达到7933千瓦时,较历史记录减少了4100多千瓦时。此外,低碳电力的生产也从2003年的4824千瓦时下降到2025年的2721千瓦时,减少了2100多千瓦时。这显示出立陶宛的电力消费量和低碳电力生产在经历过高峰之后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
建议
为促进低碳电力的增长,立陶宛可以考虑扩展现有的风能和太阳能设施,这些设施目前已经具备相当的电力产生贡献。在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方面,可以看到丹麦在风力发电方面相当强大,占其电力的57%。同时,法国和斯洛伐克在核能上的高比例应用也值得立陶宛参考,这些国家分别达到69%和64%的核能发电量。通过这些手段,立陶宛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电力生产的清洁性,并推动国家在低碳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
回顾立陶宛低碳发电的历史,尤其是核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立陶宛的核能发电显著上升,但之后经历了严峻的下降。例如,1992年到1994年间,核能发电分别下降了2.4和4.6 TWh,但在1995年和1996年,又有明显的增长。2000年后,核能发电再度减少,而到了2005年和2006年则出现了重大衰减。最近的几年中,风力和水力发电开始填补低碳发电的空白,这种转型对于推动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电气化
我们通过比较电力和总能源排放来估算电气化程度。 了解更多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