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海地的电力消费状况十分严峻。每人平均用电量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638瓦/人。事实上,海地近乎没有电力消费,这是全球最低水平之一。虽然该国的一小部分电力来自于低碳的水力发电,但其余绝大部分依赖于化石燃料。这种低水平的电力供应严重制约了海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导致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面临挑战。
为了增加低碳电力的生产,海地可以学习一些成功国家的经验。例如,中国在风力发电方面实现了超过1000太瓦时的电力产量,这表明风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印度在太阳能(128太瓦时)和风能(91太瓦时)领域的显著成就,可以为与印度地理条件相似的海地提供宝贵的借鉴。通过建设核能、风能和太阳能设施,海地可以大幅增加其低碳电力的供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改善环境,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
海地的低碳电力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当时水力发电呈断断续续的增长态势。在1972年至1988年间,水力电力产量小幅增加。在接下来的1990年代,虽然有间歇性的小幅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持平。21世纪初期,水力发电有所减少,但在2012年和2017年底,电力有了微小的增长。尽管如此,海地在低碳能源领域的进展依然有限。有必要加快步伐,采用更多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以实现电力结构的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