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力消費中,超過一半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燃煤發電占了主要部分,約佔整體消費的55%,而天然氣和生質燃料則佔比較小,分別為接近3%和2%。反觀低碳能源,約佔了總電力的四成,構成這部分的有水力(接近14%)、太陽能(超過10%)、風力(接近11%),以及核能(接近5%)。在這樣的背景下,低碳能源的使用量呈現穩定而重要的地位,但依然需要更進一步的推動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本頁使用的數據來源包括 EIA,Ember,IEA和NBS and NEA. 更多關於數據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力在增長嗎?
在過去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力消費顯示出增長的趨勢,最新的數據顯示每人年均用電量為7289度,比上一年的歷史紀錄增加了251度。其中,低碳電力的消費也有顯著的提升,從2024年的2740度增加到2025年的3039度,增長了將近300度。這意味著不僅總體用電量在上升,低碳電力的貢獻也在持續增長,標誌著向更為清潔和可持續的電力系統過渡的重要一步。
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升低碳電力的比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考慮大規模擴展現有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施,這兩種技術已經顯示出強勁的發電能力。此外,從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中獲得的啟示亦可作為參考。擁有強大核能發電比例的法國和愛荷華州的風力發電模式都可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提供寶貴的經驗。推動核能和太陽能發電的快速擴張不僅可以提升能源安全,還能顯著降低碳排放。
歷史
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低碳電力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自2000年代初,水力發電開始快速增長。從2004年起,水力發電量大幅增加,尤其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增長量分別為約100、106和173太瓦時。然而,在2023年水力發電卻出現了回落,減少了81.4太瓦時。與此同時,風力和太陽能從2018年至今呈現強勁增長,特別是在2021、2022年和2023年,最近幾年更進一步延續了迅速的增長動力。這些發展顯示了清潔能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結構中的重要性,而任何間歇性的下降則會令人擔憂,我們期待看到持續的成長來應對未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