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西撒哈拉的電力消耗情況顯示出極低的電力供應水平。當年,西撒哈拉每人的電力消耗量幾乎接近零,這反映出該地區的總發電量極低,遠遠低於全球每人3813瓦的平均水平。這樣的低電力消耗導致了該地區基礎設施發展的嚴重受限,並且對居民生活質量和經濟增長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化石燃料是當地電力的主要來源,低碳能源(如風力、太陽能及核能)的使用幾乎為零。在這種情況下,西撒哈拉亟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緩解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影響。
要增加低碳電力的生產,西撒哈拉可以借鑒一些成功國家的經驗,特別是類似環境背景的地區。以中國為例,大量投資於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其風力和太陽能分別產生了992 TWh和834 TWh的電力。在此方面,中國表現出優異的成就,該國也同時大力發展核能,產生了445 TWh的電力。西撒哈拉可以考慮汲取這些經驗,通過政策激勵和引進技術,發展大型風力和太陽能電站,並探索建立核電設施的可能性。這將有助於建立一個綠色、永續和穩定的電力供應系統。
在西撒哈拉,低碳電力的歷史相當有限。由於歷史上該地區的經濟資源匱乏,缺乏對低碳技術的投資,導致電力生產主要依賴於化石燃料,而低碳電力的比例幾乎為零。未來,西撒哈拉需要在國際支持下,通過調整能源政策、提升技術能力及增加對綠色能源的投資來改變這一局面。這需要長期的規劃及合作,才能實現向無碳經濟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