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西撒哈拉的電力消費情況顯示其電力產出幾乎微乎其微,相比全球平均每人消耗3638瓦的電力,西撒哈拉的電力消耗遠低於此水平。當地的電力主要依賴化石燃料,對於低碳或清潔能源的使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低水平的電力生產意味著當地居民可能面臨電力短缺,這可能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並限制醫療、教育和工業等基本服務的可及性。
要提高西撒哈拉的低碳電力生產,他們可以從類似地理條件的國家獲取經驗。例如,中國和美國已經在風力和太陽能的利用上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的風力發電達到1003 TWh,而太陽能發電達到710 TWh。巴西與印度也在風力發電方面取得了成功,相對於其他國家,這些國家在面對類似的自然環境和能源需求時,都選擇加速發展風力與太陽能,這對於西撒哈拉而言是值得借鑒的經驗。這些國家也在不斷擴大其核能基礎設施,這表明核能也是一種穩定可靠的低碳電力來源。尤其是在缺乏豐富水力資源的地區,核能是另一個重要的選擇。
回顧過去西撒哈拉在低碳電力方面的發展,數據表明多數年份中幾乎沒有明顯變化,特別是在20世紀末期和21世紀初期,這反映了當地在推動綠色能源發展上的緩慢步伐。迄今,沒有重大核能發電的增加或其他低碳能源的快速擴張。因此,要實現長期的可持續能源戰略,西撒哈拉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推動清潔能源的建設,特別是在核能、風力和太陽能方面的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加速趕上全球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