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的这段时间里,立陶宛的电力消费展现出明显的低碳化趋势。低碳能源占总电力消费的约65%,在这其中,风力发电占了四分之一,接近净进口的22%和生物燃料的20%。太阳能也贡献了超过15%的清洁电力。相比之下,化石燃料的使用非常少,仅占总电力消费的11%左右,主要是天然气,占8%。水力发电则略高于4%,为低碳能源结构增添了一分力量。
本页使用的数据来源包括 EIA,Ember,Energy Institute,ENTSOE,Eurostat和IEA. 更多关于数据来源 →
立陶宛的电力在增长吗?
然而,从电力消费的历史记录来看,目前立陶宛的电力消耗呈现出减弱的趋势。2025年的每人电力消费量为5317千瓦时,明显低于1991年的历史最高值7933千瓦时,减少了2616千瓦时。低碳电力的生产情况也显示出类似的下降趋势,目前为3477千瓦时,而2003年的记录为4824千瓦时,下降了1347千瓦时。这一趋势令人担忧,因为随着全球向电气化转换的步伐加快,电力需求预计会继续增长。
建议
为了增加低碳电力生产,立陶宛可以加强现有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发展,这些技术已经为该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立陶宛可以从一些在此领域表现突出的国家借鉴经验。例如,法国和斯洛伐克在核能发电方面表现卓越,分别贡献了大约69%和67%的清洁电力。爱荷华州通过风电生产超过60%的电力,也值得立陶宛学习,加强对风力发电的投入。此外,核能作为一种稳定且高效的低碳电力来源,也值得立陶宛考虑,以满足未来的电力需求。
历史
回顾立陶宛的低碳电力发展历史,尤其是在核能领域,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核能生产经历了一系列波动,1994年和1999年分别出现了显著下降。自2003年以来,立陶宛的核能逐渐减少,尤其是在2005年和2006年。这种趋势表明,立陶宛在多元化低碳电力的道路上仍有不少挑战。如果立陶宛能够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加大对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的投资,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