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达到电力去碳化,低碳电力需要增加10倍!
冬天不冷,夏天更热,各种天灾频出,气候变迁早已不再是虚构的议题。全球不得不全力以赴减少碳排放,台湾也不例外。政府提出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电力完全去碳化,换句话说,未来台湾发的电不能含有碳排放。
台湾未来必定会持续发展。交通和工业的电气化将导致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的数据,预计到2050年,台湾的用电量将在4275到5731亿度之间(而2022年为2881亿度)。
在用电量增长一倍的情况下,要实现电力完全去碳化,或者说,要达到2050年低碳电力100%的目标,低碳电力需要增加多少?2022年的低碳电力仅为506.6亿度。到2050年,在最低预测下(4275亿度),低碳电力需要增加8.4倍(4275 / 506.6),而在最高预测下(5731亿度),则需增加11.3倍(5731 / 506.6)。无论使用高低预测,经过简化可以得出结论,即低碳电力需要增加10倍。
这10倍的低碳电力要如何得到?
未来,不论哪种技术的效率都有可能进步,但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各个低碳能源的发电情况进行粗略估计。其他的技术(如碳捕捉、储能等)的计算更为复杂,这里暂不考虑。
假设完全依靠太阳能,太阳能需要增长42.3倍。我们估算需要台湾12%的土地用于建造太阳能发电场。
如果仅依赖核能,核能发电量需要增长19.6倍, 相当于要新建28座第三核电厂。
如考虑海上风力发电机,则需要增加31304台风机,相当于需要1491个「离岸一期」的规模才能满足用电需求。
面对需要增加的10倍低碳电力的庞大目标,台湾不应排斥任何一种技术:太阳能、核能、风力都需要被重视和发展。
计算的方式
太阳能
2022年,台湾的太阳能发电量为106.75亿度。预计到2050年,所需的低碳电力总量将达到4913.32亿度。假如除太阳能外的其他低碳能源保持不变(506.6 - 106.75 = 399.85亿度),则为实现此目标所需增加的太阳能发电量为4913.32 - 399.85 = 4513.47亿度。这意味着太阳能发电量需要增加42.3倍(4513.47 / 106.75)。
以「台南盐田」太阳能发电场为例,其占地214公顷,2022年发电量约为2.21亿度,平均每公顷年发电量为0.010327102803738亿度。因此,预计到2050年,台湾需要新增的太阳能发电场面积为:4513.47 / 0.010327102803738 ≈ 437051公顷。根据此预测,到2050年,台湾的太阳能发电场总面积将达到:437051 + 10337(估算的2022年太阳能发电场面积)= 447388公顷。这意味着约有12.36%(447388 / 3,619,700 ≈ 0.123598088239357)的台湾土地将用于建设太阳能发电场。
核能
2022年,台湾的核能发电量为237.55亿度。预计到2050年,所需的低碳电力总量将达到4913.32亿度。假设除核能外的其他低碳电源保持不变(506.6 - 237.55 = 269.05亿度),则为实现此目标所需增加的核能发电量为4913.32 - 269.05 = 4644.27亿度。这意味着核能发电量需要增加19.6倍(4644.27 / 237.55)。
「核三厂」在2022年的发电量为7,489,307,370 + 8,508,073,620 = 15,997,380,990度 = 约159.97亿度电。因而,要到2050年增加:4644.27 / 159.97 = 29座核三厂,或28座新建的核三厂。
风电
2022年,台湾的风力发电量为35.43亿度。预计到2050年,所需的低碳电力总量将达到4913.32亿度。假设除风电外的其他低碳电源保持不变(506.6 - 35.43 = 471.17亿度),则为实现此目标所需增加的风力发电量为4913.32 - 471.17 = 4442.15亿度。这意味着风力发电量增加了125.4倍(4644.27 / 35.43)。
以「离岸一期」为例,风场有21台风力机组,2022年发电量约达2.98亿度,平均每台机组年发电量约为0.141904761904762亿度电。所以,2050年需增加:(4442.15 - 35.43) / 0.141904761904762 = 31054台。